音色鑒别的幾種方法
音色、手感、音的穩定性、工藝是評價一台古筝優劣的四大要素。對很多商家而言,外觀工藝是靈魂;而對演奏者來說,音色永遠是靈魂。沒有音色的古筝就是一堆上了油漆木料組合體而已!天藝古筝廠家的老總,曾經這樣給廠裏的員工指示:音色的古筝的最基本條件,如果音色不好,那古筝工藝做的再好也不能出廠;如果音色非常好,外觀上的一點點缺陷,也可以拟補,總會有識貨的愛筝人士!
決定古筝音色好壞有如下要素:
1.面闆各音區的厚度
先跟着我的描述檢查一下您的古筝有多少 木頭音 ( 木頭音 也叫 空音 、 破音 ,聲音不靈敏、延音短,如弦擊紙面,聲音受阻很快消失。)從13弦到1弦,不要一起劃,一根一根的撥。如果隻有1-2個,恭喜您,好琴!5個左右,還可以。因爲國内名牌筝平均不低于5個。如果是8個左右,90%的普遍現象。如果13個全發木,該砸!其實市場大部分筝都處于該砸的水平。 木頭音 是由于面闆的厚度不合理,琴弦的振動通過琴碼的傳播無法激發起面闆的振動而産生。古筝制作家的水平主要體現在對面闆厚度的把握上。面闆的紋理大小取材于樹的根部、中部、梢部的不同,朝陰還是朝陽。不同音區、面闆厚度各有不同,沒有标準數據,隻有經驗數據。有經驗數據還要看木工執行的誤差大小,執行不合理的數據音色就完了。所以,古筝行業廠不論大小,名氣不管高低,隻有兩種筝 内行筝與外行筝。内行筝哪怕是最普及的聲音也好,外行筝哪怕是紫檀的聲音也糟。順便說一句:古筝外表貼面的紫檀、楠木、紅木等名貴材料對音色沒有決定作用,隻有微小的改善共鳴的作用。重材料、輕音色是古筝選購的一大誤區(沒有木頭音的筝我還沒見過)。天藝古筝專業二級筝大部分采用的是五拼面技術工藝,就是選擇最好的面闆材料,根據古筝的音區而做成厚度不一,使音色達到最佳狀态,因爲此工藝,天藝申請了專利,并且受到海内外專業人士的好評。
2.面闆的含水率
面闆含水率過高,聲音悶;合理則聲音清亮(以合理的面闆厚度爲前提)。古筝的面闆最好采用自然風幹一年以上的桐木闆爲佳。敦煌的面闆是用爐火烘烤的,目的是将含水率降到10%以下。其實敦煌前期也是采用自然風幹的面闆,因爲産量不斷擴大,沒有辦法保證足夠的面闆庫存來自然風幹了,隻有用火烤的方法代替,但肯定沒有自然風幹的面闆聲音透。樂器企業的産量和精品量是成反比的。斯坦威之所以保持長久的口碑,與他們不追求以産量犧牲質量有關。如揚州正聲廠(碧泉古筝),在幾千平方米的倉庫裏堆積了幾座小山的古筝原材料在那自然風幹,并且古筝做好模型及花飾,沒有上漆有4000-6000台的古筝在半成品倉庫裏陰幹。
3.共鳴
合理的筝體弧度與拱度、底闆音孔的大小會影響古筝的共鳴效果(貼面材料也有點影響)。
4.琴弦
好的琴弦可以改善古筝的音色,但别指望挽救古筝的音色。
總結:一台古筝好比一名歌者,整體的音色如同歌者的嗓音好壞,木頭音的多少如同歌唱吐字的口齒清晰程度。如果歌者嗓音再好,共鳴再好,吐字不清楚肯定讓歌唱的魅力遜色。古筝亦如此!